最新动态
站内搜索

市委编办“三强化”探索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市管县用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25日  来源:事业处  浏览次数:


为缓解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置区域结构性矛盾,市委编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市管县用机制的通知》,从制度层面探索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市管县用新模式,推动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可及、优质共享。

一是强化市级管控,推动编制集约管理。实施编制控制规模市级统一核定,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从事业编制总量中单列,统筹考量继续办学的小规模学校的编制需求,一年一调整。实行用编计划市级统一预审,从严管理教职工编制使用,按照“多退少补”原则补充紧缺急需专任教师,确保人员总量逐步控制到规模内。开展编制使用市级统一评估,定期清理规范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挤占教职工编制、长期借调或借用中小学教职工现象,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

二是强化市级统筹,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坚持学校布局规划市级统制,动态调整全市中小学校布局结构,全力扩供给、提质量,近三年积极稳妥撤并8所小规模学校,盘活167名编制统筹用于新建学校及城区学校扩班所需。实施教职工编制市域统筹,统筹各地超规模的152名编制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优先保障学龄人口增长较快地区及重点学段所需,避免“一边富余超编”“一边增编进人”。实施教师资源市域统配,通过双向交流、进修培训等方式推动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实施优秀骨干教师市内跨区域帮扶机制,促进优秀师资市域共享,近三年37名教师实现跨区域流动,3名小学教师到中职学校任教。

三是强化县用主责,提升海岛教育质量。深入实施“县管校聘”,各县(区)在控制规模内,根据生源流动情况统筹配置校际、学段、城乡编制,统筹用好县域教育资源。做实做细撤并学校教师思想工作,结合学校专任教师缺口,合理制定并妥善实施教师安置计划,综合运用“统筹一批、提升一批、分流一批”策略,近三年114名小规模教师稳妥交流到城区或其他农村学校。强化各项政策保障供给,近三年共引导413名海岛小规模学校学生向本岛大岛学校集聚,近7900万元财政资金随师生流向城区、大岛配置,让海岛学生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