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委编办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激活有限的编制资源,助力海岛共同富裕。不断探索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提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改革挖潜,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存量。主动克服编制资源紧张的现实困难,推进“政事一体”改革,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精简为机关提供支撑保障的事业单位,核减涉改革部门所属事业单位7个。紧密围绕“1+4+X”框架,进一步整合各乡镇综合性办公室,共核减乡镇内设机构14个,为乡镇重塑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平台、创造契机。另一方面为加强县域数字化建设,重新修订完善县数据服务中心“三定”,夯实政务数字化信息化基础,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二、服务发展,抓活机构编制统筹使用。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科级事业单位设置,设立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县科技创新中心,助力全县科技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县域公共服务一体化,调整优化教育、卫生资源配置。将县级中小学编制纳入全市“大盘子”统筹,通过分析监测中小学在校生变化趋势,构建起符合生源数量变化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针对医共体与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不一致、统筹使用困难的现实问题,探索建立“编制分类核定、人员柔性管理”模式。
三、创新管理,激活编制使用效益。会同县委组织部、县民社局制定2025年新招用编计划,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选调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编制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步下达用编计划,第一批按照全县队伍建设需求,下达新招计划,第二批根据部门、乡镇人员流动需求,下达调动计划。建立空编预留机制,专门用于领导干部配备、政策性安置等,解决阶段性用编矛盾。加强事业编制“蓄水池”管理,确保专编专用,动态管理,提升管编制资源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