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嵊泗县委编办围绕中心大局,在坚持不突破总量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规划引导,突出统筹调配编制资源,做到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障重点、服务发展。
一是坚持以服务全局为核心统筹资源。全面统筹机构编制资源,动态调整编制配置,坚持在严控基础上,将节余、精简的事业编制优先用于保障重大战略、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关键领域。对中小学使用的事业编制,按标准足额配置,实行总量管理,县教育局可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报县委编办备案。推行医共体报备员额管理,足额保障基层卫生院的编制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疾控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用编需求。
二是坚持以创新挖潜为关键盘活资源。多渠道建立人才“蓄水池”。建立选调生周转池,对新招录的选调生进行单列管理。用好县人才储备中心“活水池”,缓解部分单位因结构性矛盾引发的用编需求。目前县选调生周转池挂靠人员8名,县人才储备中心挂靠人员13名。聚焦不同领域人员编制需求,乡镇编制周转池、初高中编制“周转池”,将编制资源占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实现编制资源共享,统筹使用。
三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突破整合资源。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现队伍数量“瘦身”、执法力量“健身”。精简整合专业执法队伍,形成“1+6+1”执法体系。坚持减上补下,编制资源向基层和一线配备,实现派驻机构及执法力量的“双下沉”。如马鞍列岛综合行政执法队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卫生监督等部门的执法力量,不仅实现编制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同步提升编制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