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8月以来,江苏省淮安市积极探索政府部分职能向社会转移,以政府“转身”、“瘦身”力促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目前,该市已构建起以《市政府关于推动政府部分职能向社会转移的工作意见》为蓝本,《淮安市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工作实施细则》为规范,“职能转移、购买服务、承接组织”三大指导目录为配套,相关运行机制为辅助的政策制度体系。首批50个政府职能转移事项中已有32个承接到位,运转良好,转移事项办理效率和便捷度大幅提升,部门履职效果明显优化。
一是工作效能提升成本降低。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变“政府包揽”为“社会参与”、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一方面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节约了人力资源,使部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精力用于行业监管。市体育局将体育中心物业管理工作转移给深圳市福田物业公司,每年节约行政成本20万元。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部门没有条件做或者做起来效率不高的事项,交由社会力量去做,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组织自身优势,大幅提升了工作效能。市教育局通过委托方式把教师培训职能转移出去,先后开展12个培训项目,涉及紧缺学科、学校德育、教学技能、新教师任职、骨干教师培育等多个领域,涵盖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管理人员等多个层级,全年培训超过3000人次。
二是专业职能履行及时高效。对于科研服务、行业规划、行业规范、行业调查、行业统计分析、资产评估、检验检疫检测、监测服务等专业技术要求高、阶段性强的政府职能,该市探索将这类专业技术管理与服务类的职能向社会专业组织转移,效果明显。市科技局将承担的13项省级以上科技统计事项转交给专业科技统计机构,既保证了科技统计数据的准确、客观和及时,也使得科技统计数据的利用率提高,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的统计分析报告对科技工作决策和政策制定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市审计局根据具体的审计项目,择优选择28家专业审计公司进行委托审计,竣工审计误差控制在2%以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审计工作。
三是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确保政府向社会转移的职能事项社会组织承接得住、承接得好,淮安积极推进政社脱钩改革,推动现有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同时通过放宽登记条件、建立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等手段,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其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水平,2015年净增了564家社会组织。市体育局将19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交给15个体育协会来做,为社会体育组织提供发展空间、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其中市足球协会成功举办了淮安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业余足球比赛。市台球协会举办各级赛事12次,参与9项省级以上赛事,夺得第十一届华东地区老干部斯诺克巡回赛个人和团体冠军,被省民政厅评选为5A级社会组织。体育类社会组织利用其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资源,激活了沉闷已久的淮安体育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是多措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将一些公益性、辅助性的职能事项交给社会组织去做,也是淮安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的重要内容,有效缓解了劳动就业压力,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市残联通过与市特殊教育学校签署手语推广、教学培训协议,提高残疾人技能;同时改变残疾人托养服务传统的照料式托养模式,探索实行“劳动型托养”新模式,与淮安宜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签订托养协议,在托养中心集中进行适合残疾人的多项劳动项目组装加工。2015年市残联托养服务残疾人340名,残疾人通过自食其力获得了平等的工资待遇和国家规定的保险费用,也使得企业得到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市残联的贴心服务、公益职能得到充分体现,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淮安市将持续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重点抓好转移程序的规范化和转移事项的监管,多种形式引导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确保职能转移后社会服务不放空、持续监管不放松,形成合理、完善的监管体系,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