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后,市编委办三措并举,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积极发挥编制良性使用的正效应。
一是严格设置用编红线。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新区各单位的编制相应紧缩,余编单位相对较少。对超编单位,市编委办原则上要求不得超编进人,并通过自然减员、系统内调配等方式逐步消化超编人员;对余编单位,设置硬性控编条件,在审批用编进人计划时,预留三分之一余编,以备特需人才的入编使用。
二是科学统筹用编方式。针对用人单位招考用编情况,市编委办从紧从严审核,尽量将编制用在专业性、业务性强的岗位上,将有限的编制资源优先用于新区开发建设急需的重点部门。同时,着力盘活原有编制和人员,将行政文秘、财务会计等大众性的专业岗位用于单位间的调剂、调动和选聘,发挥编制有效统筹、科学使用的综合实力。
三是规范管理人员出入。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完善人员实名制信息,动态管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入编,及时督促和引导相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按规定调整人员、岗位,理顺人员关系,减少“非必要借调”现象,大力改善因长期借调、混岗而导致的人浮于事、忙闲悬殊等不良现状,进一步解决严格控制编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